• 党建园地
  • 理论学习
二胡圆了我的梦
来源:宁波老年大学    发布日期:2017-12-15 08:41     作者:宁波老年大学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跨校门就年轻”每每走进宁波老年大学校园,这七个大字映入眼帘,总让我浮想联翩,在校8年学习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

我入学时选的专业是烹饪,后来还学习了计算机、舞蹈,接着3年多来学了二胡乐器。二胡是我早年就喜欢学的乐器,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渴望有机会学习的愿望未能实现。如今,在老年大学放飞梦想,实现夙愿,弥补“有谱不会看,有弦不会拉”的遗憾,内心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

我怀着认真学习的强烈愿望,走进了老年大学二胡班教室。看到老年学员们学习热情感染了我,便暗暗下了决心。由于本人音乐基础差,年纪大,记忆力又减退,给我带来的困难不言而喻。遇到曲折想放弃时,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曾给我讲的乐羊子妻子故事:东汉时期,乐羊子妻子是一位贤德的女子,她对乐羊子说:“你很笨,要笨鸟先飞,要外出就学去”,乐羊子就外出就学去了。一年后,乐羊子因为思念妻子返回家中。妻子把他领到织布机旁说,“这布是一寸寸、一尺尺织出来的,日积月累,才能成丈、成匹,如果我把它剪断,就前功尽弃了,就学也和织布一样,不能在学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乐羊子深受感动 ,又回去就学了,七年没有回家,最终学业有成。为此,我用“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办法来鼓励自己,坚持学习。除了做好预习,聚精会神地听课外,还采用了多想、多问、多练,认真领会邵小芬老师授课的内容,回到家里勤做功课。学习二胡以来,我很少逛街、逛商店,还减少看电视,旅游利用节假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回想头两年学习,我有些急于求成,苦练基本功不够,有意无意违反了学艺规律。通过反思,自己上老年大学,一不为谋生,二不为文凭,三不图虚名,只为打牢基础,自娱自乐。我按照邵老师提出的“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拉”的要求,经常利用空隙时间,不厌其烦地反复拉练习曲,锻炼指法,加深记忆。有时散步或坐车,也哼一哼背一背琴谱、指法和歌词。周志翼同学是班里二胡学习尖子常把练习二胡情况采用微信发往班里学员,我对照他的学习方法,反复琢磨要领,找出自己的差距。赵德被班里同学称为大哥,他热情收集学习二胡视频材料用微信传递班内学员,使我受益匪浅。

邵老师教学要求严格有方,每次上课时都要检查我们回家练习的成果,从中促进了学员们练习二胡的自觉性。有一次,二胡班全班合练,学员们拉得很流畅,我却时有卡壳。这时,通过冷静回忆和分析头几年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除了基本功欠缺外,最大问题是拉二胡中,没有熟记琴谱、歌词就急于上阵,因而显的不连贯,不流畅,更缺乏表现力和爆发力。找到了问题症结,我信心大增。在拉二胡前,我先把曲谱、指法弄熟练,在练习中得心应手。还多次参与班里组织的群练活动,取长补短,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勤学苦练,我拉二胡技艺有了明显提升,先后参与了江北区慈湖人家社区、江北区中马街道盐仓社区二胡集体演出,成功演奏了《北京有个金太阳》、《欢乐颂》、《茉莉花》、《好日子》等乐曲,深受了广大观众的喜欢。

宁波老年大学助我圆了二胡梦,为退休生活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我为乐而学,以学为乐,天天歌唱,把拉二胡,徜徉于音乐海洋中,尽享“文化养老”乐趣。同时,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如何事情都不要轻易放弃,决定了的就要坚持,坚持到底总会成功的。

(二胡专修初班学员郑碧娟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